北極的永久凍土融化釋放出甲烷!

幾天前,發表在《科學報告》 7中的科學報告(文章編號為5828,2017)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論。 由於不連續的多年凍土層而被困在北極冰層中的甲烷被釋放。 要了解這一事件的嚴重性的重要性,我們首先必須記住,它們是甲烷中夾帶的甲烷氣,一旦融化,就會永久解凍。 甲烷氣體的釋放具有非常強大的溫室效應。 它的功效比二氧化碳高20/30倍,並且是負面的。

根據研究統計,甲烷氣體是造成地球溫度升高的第三大原因。 這裡的問題在於被捕集並積聚在冰下的甲烷的自由化,現在正在釋放。 在更新世中形成了不連續的多年凍土,其以與較新的和凍結的層的區別而命名。 由於其反饋效應,這種影響可能很大。 釋放出的甲烷氣體增加了變暖,增加了解凍,這增加了不會再次凍結的區域的甲烷氣體的釋放……等等。

研究是如何實現的?

融化極地冰

這項研究是在13.000平方公里的Mackenzine三角洲進行的。 這是第二個北極三角洲。 研究區域西至東2公里,北至南320公里。 在Alfred Wegener亥姆霍茲研究所,極地科學中心和Maribas的Polar 240航天器上進行了測量。 儘管該研究報告是最近發布的,但該研究在飛機上的持續時間為5年至2012年。其中包括第一年總共2013個飛行日和5條飛行路線,以及44個飛行日加7天路線第二年。

航天器的測量是使用3米長的頭部接頭進行的,其中包括一個5孔探頭,用於測量安裝在飛機前部的3D風矢量。 樣品空氣是從機艙上方的進氣口抽出的,200年僅在RMT-2012上分析了甲烷氣體濃度。 2013年,在快速溫室氣體分析儀FGG24EP中對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進行了分析。

這項研究得出什麼結論?

該研究是在加拿大麥肯齊三角洲的不連續多年凍土中進行的。 在10.000 km2範圍內測得的強烈甲烷氣體排放量。 多年凍土被證明是一塊儲存​​礦物質和化石資源的大冰原。

多年凍土變薄

首先,在溫暖的氣候中永久凍土變薄不僅可能導致生物甲烷氣排放量增加。 而且還增加了地質甲烷氣體的排放,目前這些甲烷被困在連續而厚的永凍土中。 隨著多年凍土融化,新的排放途徑打開。

永久凍土阿拉斯加融化

在阿拉斯加解凍的永凍土。 照片由NASA提供

除了研究條件相似的領域以外,還有更多領域

第二,如果永久凍土層繼續融化,則在解決未來的甲烷氣體排放時,可以包括目前被持續凍土覆蓋的其他具有天然氣和石油儲量的北極地區。

反饋效果

第三,科學家獲得的結果表明,甲烷氣體的地質排放可顯著影響反饋作用。 永凍土-碳-氣候(技術上更嚴格)。 特別是在易凍融的多年凍土地區,因此值得更多關注。

在所有國家中,全球變暖造成的破壞越來越明顯。 問題是僅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就足夠了,還是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進入的惡性循環似乎並不會因此而停止。


發表您的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被發表。 必填字段標有 *

*

*

  1. 負責數據:MiguelÁngelGatón
  2. 數據用途:控制垃圾郵件,註釋管理。
  3. 合法性:您的同意
  4. 數據通訊:除非有法律義務,否則不會將數據傳達給第三方。
  5. 數據存儲:Occentus Networks(EU)託管的數據庫
  6. 權利:您可以隨時限制,恢復和刪除您的信息。